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业务综览
新闻动态
地亿风采
专题研究
分支机构
人才招聘
新闻动态  News
行业资讯
公司要闻
行业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耕地质量保护亟待提升
更新日期:2015-12-03  浏览:2363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03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出台《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将各地的耕地保护、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列入省长责任考核,要求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其中耕地保有量、耕地质量作为粮食安全的基础,尤受关注。在开展土地督察工作中,笔者密切关注涉及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的有关问题,通过调研、实地核查等发现,当前耕地保护工作中一些问题对耕地的质量保护影响较大,亟须关注、破解。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大量的农田水利设施遭到破坏和废弃。伴随着铁路、公路建设,一些水利设施被阻断,部分耕地由水浇地变成了“望天田”。相关部门利用政府投资也兴建了一些水利设施,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配套不完善、管护不到位等原因,农田水利设施仍然是农业生产的瓶颈。

      此外,调查发现,部分有灌溉设施的地区,由于灌溉方式多为漫灌,加之地下水含盐量较高,一方面造成大量无机盐在土壤表层沉积,形成土壤板结;另一方面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从综合角度考量是得不偿失。

      水土流失治理不容忽视

      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家户户很难统一起来进行集中实施。特别是丘陵地区,受气候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大面积的坡地受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形成深达十几米、长达数百米的侵蚀沟,不但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还有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塌方,形成安全隐患。

      地方政府应切实担当起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责任,加大治理力度,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依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土壤污染应引起高度关注

      实地调查发现,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因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亟待引起重视。目前耕地中的蚯蚓等生物大幅减少,根本原因在于农家肥施用减少,而以大量化肥、除草剂、农药等取而代之。据统计,目前我国耕地每公顷年均化肥施用量已经从1979年的24.4公斤猛增至现在的66.7公斤,加之除草剂和农药的毒性,形成了一种不利于生物生长的土壤环境。短时间内这种危害不明显,随着这种状况的加剧,却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透气性、保水保肥能力等,还可能造成重金属污染。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采取措施,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改善,必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甚至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秸秆还田需强力推进

      当前,秸秆已逐渐淡出农家生火做饭的燃料行列,作为家畜饲养的饲料用量也逐步减少,大量的秸秆被农民弃于耕地中。据初步统计,我国每年可生成7亿吨秸秆,成为“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掉的“废弃物”。

      其实,秸秆还田不但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但秸秆的粉碎和掩埋,单凭农民个人的体力劳动是很难实施的,必须实施机械化作业。政府应采取专项资金扶持或补贴的方式鼓励秸秆还田的实施。

      以科学视角审视温室大棚建设

      为了解决北方冬季蔬菜和水果供应问题,近年来各地出台了一些鼓励建设温室大棚的政策,温室大棚建设比较普遍,对此督察机构也进行了调研。客观地看,温室大棚土地利用率不高,大约为70%左右。温室大棚作为一项需要大量物资投入的产业,虽然可以获得很高的附加值,但从生物产出量来看,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大棚农产品之所以价值很高,是因为供不应求产生的高价格。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应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之道,对违背自然规律、靠消耗大量的物资和能源来支撑的反季生产,推广应持谨慎态度。由于反季蔬菜的消费群体总体上是高收入人群,政府相当于变相补贴了这部分高收入群体。与此同时,温室大棚建设对耕地的损害和建设材料对耕地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作者单位: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


国土资源部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